發布時間:2015-04-24 作者:中國企業家
2014年12月2日,王健林董事長在丹寨茶園里接受采訪
萬達是雄性荷爾蒙強烈的公司,與王健林同時代的企業家,多數都在焦慮與觀望,而他卻離舞臺中心越來越近。當他一只腳站在傳統和過去,另一只腳踏入創新與未來,將怎樣對抗這種撕裂?
見面那天,王健林在財富排行榜上的位置正在股市助力下飆升。一半原因是阿里巴巴因假貨風波股價大跌,馬云財富縮水,另一半原因是剛上市的萬達院線已連續13天漲停。而1個月前,萬達商業地產也在香港上市,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(約等于萬科、恒大之和)。
“(2014年)我的心情很愉快,也有點緊張。”王健林說,笑容比之前的每一次都輕松,“這么多大事集中在一年發生,而且所有目標都完成,這在萬達歷史上從來沒有。”他所說的大事,除了兩家公司上市,還有“騰百萬”合作(與百度、騰訊合作電商公司),“漢秀”亮相(萬達文化產業一號工程),輕資產戰略,跨國收購,產業整合和重返足壇。
過去幾年萬達積累能量,而如今已走到合縱連橫階段。貼了“傳統”標簽的公司往往焦慮不安,萬達卻高歌猛進,廣場遍布中國大小城市,商業地產、電影院線全球第一,在消費領域還創造了若干個中國第一。
如今,他還要再造一個“看不見的萬達”—一個基于O2O、大數據、金融工具的萬達。
自2012年開始,王健林重心已從房地產轉向了資本,他進入產業整合者角色?;ヂ摼W顛覆傳統產業,也為他帶來意外的禮物:萬達廣場天然就是一個巨大商業平臺和入口,如果這些流量能夠打通線上與線下,則能釋放反向顛覆互聯網巨頭的價值。
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,這句互聯網公司的金句,同樣適合萬達。近兩年地產商紛紛轉型做房地產相關內容產業,而這是萬達10多年前的布局。
質疑總是如影隨形,有人懷疑他本人無法跟上時代,成為萬達轉型的障礙。還有人懷疑萬達并沒有真正擺脫風險,800多家公司、5000億資產、十幾萬員工的萬達,主要收入還是靠房地產銷售,它有高達1800億的銀行負債,還有微妙難測的政商關系。但至少現在,萬達已具備了足夠想象空間。“萬達在實業里已經布下那么多棋子,再加上金融、互聯網平臺,不知道能聚合出多大的能量。”
王健林對根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萬達文化有極強的自信,王的口頭禪是:所有人都去干的事情我一定不去干,我認為傳統公司的競爭力不比互聯網公司差,萬達甚至可以成為價值觀與方法論的提供者(例如在萬達工作的外國人,要學中文,而不是硬性要求高管學英文)。房地產無法承擔這樣的使命,因此萬達將第四次轉型的重心放在跨國發展、文化產業及O2O上。
不過,萬達極剛性的文化,與互聯網、文化等強創意類業務是否沖突?高強度中央集權管理模式,唯有王健林才能掌控全盤,他的接班人是誰?王希望萬達成為百年企業,這些都是他必須思考的問題。
對王健林來說,唯一難以控制的,也許是他的兒子王思聰。管理一個在微博上有超過1000萬粉絲的大V,比管理1000個高管難多了。
“不太好管。”王健林笑著說,“我也勸過他說話要注意些,別得罪那么多人。”如果他真管得了兒子,就不會在網上獲得“國民公公”的稱號了。
他感嘆,人才,還真不是培養出來的,而是在殘酷的競爭當中,在市場當中,自己蹦出來,磨出來的,刻意培養很難。“包括我兒子,我也想送他去國外學習,他能比較聽話,到公司上班,走這個路線,可他現在走的路線和我想的不一樣,他明確地說不愿意接班,管十幾萬人太累了,我也尊重他的選擇,支持他。”
萬達金融方向已非常明確
2014年,王健林60歲。本命年,運氣卻出奇的好。
他日程表上的頭等大事,是萬達商業地產上市。2014年初證監會有人建議他把萬達商業地產拿到香港上市,一是因為房地產調控還沒有結束,房企上市困難;二是萬達院線也在排隊上市,萬達兩家公司同時申請上市,會有爭議。他決定到香港上市時,有關部門恰好出臺了鼓勵民營企業到境外上市的政策。由于前幾年A股IPO暫停,已經有幾百家公司排隊等候,鼓勵境外上市的政策應運而生,于是萬達只用了8個月,就完成了在香港IPO。
萬達商業地產上市一波三折,王健林前后折騰了10年。2004年萬達就有機會到香港上市,麥格理找到萬達,說服了王健林做REITs(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)。當時就在王辦公室旁的小會議室,來自麥格理的銀行家用PPT演示了一個上午,建議萬達不要上市,上市之后年年募現金,別人就會懷疑公司經營不好,還不如搞REITs,可以從產品與資本市場賺兩面的錢。一位參會者回憶“確實把我們這幫人都忽悠住了,覺得這個模式真好”。
但2006年紅籌上市被相關部門禁止,萬達通過REITs在香港上市泡湯。2009年底萬達啟動了國內A股上市計劃,結果又遭遇房地產調控,這一等就是4年。2013年萬達收購香港恒力地產,也是想借殼上市,但最終放棄。
在與他合作過的人看來,王健林有個特點,“到達問題本質的距離很短”。幾番折騰,在資本上他已經相當老到。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公司AMC就是他在資本市場上的第一個完美表演。
按他的說法,“收購AMC是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”。2012年萬達接手后,虧損多年的AMC當年實現盈利5000萬美元,2013年王健林迅即決定將其上市。4個月后,AMC在紐交所成功上市,募資4億美元,萬達持有AMC股權市值超過14億美元。萬達收購時實際投入7億美元,不到一年半時間,投資收益翻倍。
收購AMC隱喻著王手中的指揮棒已從房地產轉向了金融。“要把萬達院線做到全球第一,光靠自己開店不行,只有通過并購。”王健林說。不僅是院線,萬達版圖上,他已經列出了若干世界第一或者中國第一。要完成這些目標,必須借助資本之力。
從2012年開始,收購對于萬達已經很熟練。2013年萬達以5億美元收購了英國圣汐游艇公司。2014年,萬達2.65億歐元收購馬德里地標建筑西班牙大廈。在國內,萬達2014年收購了12家旅行社,規模達到了75億,它應該是中國最大旅行社。
香港上市之后,萬達收購更加密集。2014年12月26日,上市后第3天,萬達3.15億美元收購快錢68.7%的股份。2015年1月21日,萬達4500萬歐元收購西甲豪門馬競俱樂部。2月10日,農歷小年的前一天,萬達10億歐元收購瑞士盈方體育。盈方體育是世界5大體育營銷公司之一,握有世界杯等重要賽事轉播權。這場收購始于1年前,參與競標的有中投、阿里巴巴等多家中國巨頭公司。
王健林董事長在并購盈方公司簽約儀式上致辭
這3場收購都很重要,王健林出席后面兩個發布會。“搞足球那種滿足感,是金錢買不到的。”王健林說,他最自豪的事件就是萬達足球當年55場不敗的紀錄,但是在2000年1月,出于對中國足球大環境的失望,王健林以1.2億價格將萬達足球俱樂部轉讓給實德集團。
相比之下,萬達對快錢的收購不怎么顯眼,但這場收購對于萬達的金融戰略、O2O、乃至萬達商業地產輕資產模式都很關鍵。
對于成立金融集團,王健林謀劃已久。
世界500強公司大部分都是產融結合,當公司大到一定程度,游戲規則會發生改變,金融幾乎是標配,而萬達產業如此龐大,內部就有上千億資金在流動。萬達曾經測算,如果內部挖掘一年可以節約20億的財務費用。
王健林最初的設想是,“萬達要買銀行、保險、證券公司,自己再成立財務公司、投資公司,一共5大板塊。”這是傳統套路。
萬達已按照這種想法在試水—2014年8月,萬達以1.225億收購了百年人壽4.2373%股權,在此之前還傳出了萬達要收購大連銀行的消息,而萬達的重要商業伙伴—大連一方集團已是該銀行的主要股東。
2014年8月,萬達與騰訊、百度成立電商公司。此時,收購快錢的談判也在進行,萬達要做平臺必須有自己的支付工具。
在與這些互聯網公司打交道的過程中,王健林對金融的想法也發生了變化。2014年萬達廣場會員有4000多萬,2015年目標是1億,此外萬達廣場還有十幾萬家商戶,這些資源如此分散,萬達無法掌控,但通過支付環節會將它們連在一起。根據收購協議,萬達旗下所有業務板塊均將使用快錢支付平臺。
“萬達金融方向已非常明確,就是互聯網金融。”
王健林所定義的互聯網金融,即用互聯網工具把資金用最快捷手段與產業結合在一起,形成產融結合。“說小點,先不說跟別人,就是與萬達商家做創業貸款,萬達掌握數據也是最準的。他的收款機是在我這兒,經營情況我看得到,在收款機上加個軟件,每個月要還的錢先自動劃到我賬上,剩下的錢該去哪去哪。”王健林說。他甚至認為快錢比余額寶還有優勢,“余額寶的毛病是接不了產業,只能存銀行,資金面松的時候收益就不行了”。
互聯網金融也顛覆了他曾經對金融集團的構想:“萬達其實只需要有一個銀行牌照,也不需要開什么門店,資金完全可以用P2P。”他還可以用互聯網金融做更多創新的事情,例如當年叫停的REITs。
2015年1月14日,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與光大安石、嘉實基金、四川信托、快錢公司簽署投資框架協議,4家金融機構擬投資240億元人民幣,建設約20余座萬達廣場。在這個合作中,所有投資均由金融機構完成,物業歸它們所持有;萬達只做開發管理與運營,并參與租金分成;
上一篇: 石景山萬達廣場舞獅萌寵迎新春
下一篇: 《經濟學人》:中國地產巨頭轉型娛樂大亨